智能器材以及移動網絡的普及化,將資訊取得的模式從單向轉至雙向甚至是多向。
人們的移動以及經商模式,也在不知不覺中加快改變速度,未來各城市不僅要朝向大都會方向前進,更要蛻變成為全球城市(Global Cities)。我國欲跨進高收入國和先進國的門檻的努力,能否與這大趨勢接軌?


凝聚人氣‧吸引專才大馬有望躋身全球城市
未來15年新城市人口將多達11億人,相當於印度人口,面對新興城市以及未來的人口,全球房市面貌勢必轉變。
房地產諮詢公司萊坊(Knight Frank)鎖定15個具有潛質成為全球城市的據點,其中包括上海、北京、新加坡與香港。
我國這次雖不在名單內,但近年來積極尋求改變並朝向先進國邁進的大馬,能否後來居上,在未來也能登上全球城市行列?
要成為全球城市前,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何謂全球城市?
全球城市指的是,在社會、經濟、文化以及政治層面,均能牽動全球事務改變的城市。
這個概念源自於荷蘭籍美國學者莎辛的著作《全球城市》,當時倫敦、紐約、巴黎以及東京,被視為4大全球城市。
但在多次金融危機,資訊加速傳播,加上新興市場崛起,全球城市據點已開始擴大至其他地區,甚至涵蓋亞太區域。
對於大馬邁向全球城市,業界人士則認為,我國現階段雖仍未達全球城市標準,但並不代表沒有潛力,在未來成為其中一個全球城市。
Rahim & Co 董事經理蔡汝光接受《南洋商報》詢問時表示,我國如果要打造全球城市,人口將是關鍵。
如果要邁向全球城市,就必須吸引來自不同的國家的人民移居我國,尤其是擁有高技術與學識的專才。


調整移民政策法律系統
為了吸引這些人前來我國定居,在移民政策以及法律系統上,就需要調整。
他認為,政府可參考香港以及新加坡,如果運用優惠的移民政策,以及嚴厲但高穩定度的法律系統,讓外國人有信心移民。
蔡汝光說,大馬生活環境佳,許多外國人都喜歡前來休閒度假,但在談到定居與就業,難免讓外國專才對此卻步。
在許多外資企業陸續進駐大馬後,雖吸引不少外國專才前來,但若要吸引他們定居,仍需在移民政策上調整。
“許多專才希望可以攜帶家眷前來,但他們往往會因為移民限制,使得家人無法跟隨前來,因此很難吸引專才在本地置產定居。”


政策穩定度成考量
房產諮詢公司威廉氏、達哈與王私人有限公司(CH Williams Talhar & Wong,簡稱WTW)董事經理符儒仁認為,政府政策的穩定性,也是左右跨國企業進軍的關鍵。
“越開放以及高透明度的行政模式,即使經商成本提高,也無阻外資進軍的意願。
“此外,配合未來的商展活動,我國是否擁有充足且適用的會展空間,以及酒店設施以及水準是否迎合未來的顧客需求,這一些都是商界以及政府需要考量的重點。”

 

評估15最具影響力全球城市
在萊坊最新發布的《2015年全球城市報告》中,選出未來15個最具影響力的全球城市,並評估這些城市的辦公樓租賃市場,考察項目包括辦公樓租金漲幅、空置率和收益率等。
這15個市場組成萊坊全球城市指數(Global Cities Index),這些市場以歐美城市為主,但也包括新加坡、孟買、東京、香港、上海、悉尼等六個亞太地區城市。


11億人各區域流動經商
該機構估計在15年後,全球將有11億名城市居民在各區域之間流動經商,並在具有潛力的城市設置辦事處,甚至是置產定居,他們的移動動向在未來將影響各國的房市發展。
萊坊商務部主管約翰斯諾在報告中指出,這些城市是主要航空公司原意提供航班的據點,同時也是《財富》雜誌500強公司以及名牌酒店,會前往設立分公司或酒店的城市。
由於這些主要城市生活的人口料會增加,進而帶動辦公樓租金上揚,估計以這15個城市優質辦公樓租金所構成的萊坊全球城市指數,將在明年超越金融風暴之間的高峰,並在未來5年取得近20%增長。


未來全球城市面貌
●可容納高密度住戶
●人們可通過公共交通自由且短時間內移動
●擁有大量專才,體力勞工較少
●成為會商,開拓商機的地點
●群眾外包(Crowd Sourcing)將成為趨勢

 

點選【CLICK HERE】瞭解更多資訊!

 

arrow
arrow

    Sam 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