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人才磁鐵城市
未來的城市不是人找工,而是工找人,如何增添吸​​引力,讓城市變成人才磁鐵,成了各國城市規劃單位的挑戰之一。
報告指出,科技發展迅速,已改變企業公司的經商模式,以及城市商業活動的進行方式。
“人才擇良'市'而棲,企業公司未來將跟隨人才步伐搬遷至頂尖中央商區。”
萊坊指出,過去已成常態的通勤上班人生不再時尚,新一代專才了解在全球化環境下,何時何地工作的必要性。但他們同時也不願犧牲私人的休閒時光,能讓他們何時何地都能工作,且何時都能有地方可以讓人放鬆休息(chill out)的去處,更能虜獲他們的芳心。
在此前提下,辦公室與住家的距離越靠近,最好是在腳程距離內,就越能滿足他們的需求,多面向的工業集群(Industry Cluster)與整合型商務區逐漸成為趨勢,矽谷便是最佳典範。


具吸資優勢吉隆坡有潛力登榜
縱觀我國,在吉隆坡以外,檳城以及依斯干達經濟特區成為房地產發展熱點,但這兩個地區是否具備優勢,成為全球城市?
對此,符儒仁表示,吉隆坡作為大馬首都,擁有大量的政府以及私人界資源,將成為外資前來的據點,最具潛力成為未來的全球城市。
受惠於油氣領域,吉隆坡也成為許多國際油氣公司進入的據點,吉隆坡城中城(KLCC)地區範圍內,更是跨國油氣公司的盤踞地。
隨著油氣領域日愈重要,也將成為吉隆坡吸引外資公司進入的優勢之一。


依區可成衛星城市
符儒仁說:“依斯干達特區則受惠於新加坡,可以成為衛星城市,為鄰國的各領域提供支援服務,藉此提振柔南地區的經濟增長動力。”
不過,與新加坡一衣帶水的依斯干達特區,長期發展不容小覷,但中短期內難以擺脫新加坡的影響,很難自成一格成為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城市。
他說,檳城則是許多跨國企業尤其是科技公司鍾意的設廠地點。
這個地區具有潛力成為國際科技產品製造中心,但因資源限制,使得基礎設施,如飛行航班以及鐵路服務方面的發展受限。


整合型商務區成趨勢
我國的商務區發展也逐漸朝著整合型商務區面向改變,以往辦公樓與零售還有餐飲業,分開由不同的發展公司建設及管理,在舊區不難看到許多獨棟式的辦公樓,或是店鋪食肆。
可是,在需求帶動下,加上土地資源日趨稀少,發展公司開始了解到打造整合型商區的重要性,在同一個區塊內,納入辦公樓、零售單位與精品商舖、購物中心以及服務式公寓。
將休閒娛樂、工作以及生活所需同在一個區塊內,已是Y世代嚮往的工作與生活模式。
此外,以往的工業區面貌也逐漸改變,縱觀新一代的工業區,均以工業園為名,現代化的工業單位主要功能不在生產與製造,而是作為包裝與倉庫,以及兼備商業會客功能的工作空間。


全球城市辦公樓租金創天價
過去5年的熱錢流竄,股匯市表現波動異常,許多資金已流入房市,全球房地產市場積極吸金,商務辦公樓租金收益更飆漲。
跨國企業公司對於具備全球城市潛質的市場尤為青睞,相關地區的租金更創下天價。


香港辦公樓價最高
縱觀萊坊點名的15大城市的頂級辦公樓租金,最低由每平方尺950美元起跳(約3093令吉),最高則為每平方尺6330美元(約2萬610令吉)。
其中,價格最高的是香港,因地稀人稠,該地區的頂級辦公樓租金堪稱世界之首,位於優質大樓較高樓層的辦公單位租金每平方尺最高達6330美元。
緊跟其後的是東京,每平方尺最高租金達4180美元(約1萬3160令吉);第三最貴城市則是紐約的曼哈頓,最高租金達每平方尺2980美元(約9703令吉)。
相比之下,在15大城市裡,租金相對較低的是美國芝加哥,每平方尺最高租金為950美元。


創意產業光環擴大
過去的房產發展圍繞在金融領域,但近年來,市場焦點已從金融領域轉移到創意領域。
全球“創意產業光環”(Creative Halo)效應逐漸擴大,不少房地產發展公司也因應這些需求,推出各類彈性空間與多功能辦公單位。
萊坊指出,在歐美國家的商務房產需求增長動力,已從金融領域轉向創意領域。


增設腦力激盪空間
因此,這些國家的商務房產市場發展開始轉向,出現許多專為創意工作者而設的工作室,而不再只是製式辦公樓。
不只是科技資訊或媒體領域追求創意思考,就連製造業也開始尋求創新方案,他們開始意識到舊式的辦公格局設計,無法激發員工的創意。
“私人公司如廣告公司,甚至是律師樓,也特別增設腦力激盪空間,供員工進行自由討論,為案子尋找更好的方案。”
像谷歌辦公室的空間設計,不僅成為員工夢寐以求的工作環境,也成為有意邁向國際化的企業公司目標之一。


第三空間需求漸增
創意無所不在,所有可能激發創意思考的第三空間,需求逐漸揚升。
現在,我們不難看到在咖啡廳以及幽靜的餐廳,都坐著開著手提電腦或平板電腦,一邊享受著咖啡或茶飲,一邊處理公事的上班族。
在歐美國家的城市,如倫敦肖迪奇(Shoreditch)、紐約布魯克林(Brooklyn),以及三藩市的SOMA區,因應這股風潮,成為熱門的第三空間。
在2010年時,倫敦核心金融區的租金年度增幅為9%,但新崛起的肖迪奇,租金因應需求,暴漲54%。


激發靈感
MCT集團總經理張榮寶早前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,環境與空間對於激發靈感扮演著重要角色。
他認為,重視創意思考的年輕專才,不願呆在製式的辦公空間處理公事,但同時又嫌家裡的環境。
“第三空間雖悠閒但不至於過度放鬆,也沒有辦公室嚴肅的氣氛,予人更舒服的辦公環境。”
他指出,許多企業公司因此對於彈性空間以及大面積的辦公單位尤為青睞,因為他們更能利用寬敞的空間營造類似第三空間的辦公室,藉此留住人才的心。


國際都市注重經商便利
亞太區域投資活動加速,主要城市的黃金地段土地價格也不斷揚升。
不過,吉隆坡土地價格揚升步伐較溫和,與區域其他城市如孟買以及雅加達相比,吉隆坡土地價格仍處低價。


隆市地價低廉助力不大
雖然我國可因價格比優勢吸引外資前來購地發展,但符儒仁認為,價格相對低廉,在過去成為吸引外資進入我國的優勢,但若要成為全球城市,價格上的優勢不足以推動我們走向國際舞台。
他說,價格低廉可以帶動旅遊業,吸引遊客前來,但是談到經商,如果要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都市,基礎設施以及公共交通連接,還有經商便利,都將成為外資公司考量的主要因素。


時間成本左右經濟效率
在未來,時間即是金錢與機會,各國企業公司之間相互連接,貿易活動頻密,企業界主管跨國跨界移動已成常態。
“因此,前往一個國家所需的飛行時間、出關時間及在當地所需的通行時間,都納入經商計算中。”
他說,根據調查,在大馬,平均一天可以進行1個半的會議;在香港與新加坡一天內,則可進行3至4次會議,同樣的時間成本,卻可取得不同的經濟效率。

 

 

商務產業發展進入復興期
在重視人才流動以及跨國企業公司營運模式逐漸改變的情況下,房地產發展形態已逐漸脫離以往的利益為主導模式,轉向從人性化角度出發。
萊坊報告指出,商務房地產進入復興時期(Renaissance),辦公空間趨向自由且有助激發創意,逛街不再只是為了購物,而是一種據點式的體驗。
在網絡購物形成趨勢後,實體零售商店的功能也有所改變,轉換成為專賣店,店內擁有更為寬敞的空間,以各家的品味作為室內設計主軸,展示公司商品。
專賣店內甚至無需儲藏貨物,或只存放少量貨物,專賣店的主要功能為展示以及提供體驗。


售貨員轉成諮詢人員
店內的售貨員也轉而成為諮詢人員,提供商品講解服務。
消費者不必馬上購買,可以在體驗後上網訂購,或是向專賣店下訂單,廠商之後通過郵寄服務,將貨物由倉庫送往消費者家中。
在這樣的趨勢下,未來的零售商舖、購物中心,以及倉庫與物流中心的建築設計,都因功能轉換出現變化,不只是歐美國家,包括大馬在內的亞太國家,也朝著這個趨勢轉變。

 

點選【CLICK HERE】瞭解更多資訊!

 

arrow
arrow

    Sam 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