雙子星百貨人潮.jpg  

(吉隆坡30日訊)

萊坊國際產業顧問公司(Knight Frank)認為,政府在2014年財政預算案大舉打房並不會顯著拉低國內房價,反而將把投資者趕至商用產業或海外市場。

大馬萊坊董事經理沙古南在《全球投資報告》媒體匯報會上表示,政府在預算案中祭出上調產業盈利稅(RPGT)、提高外國人購房上限等打房措施,將會打擊住宅產業的成交量,但相信RPGT顯著上調雖並不會令國內產業價格顯著下跌,房價增速只會有所放緩。


打房力度不及港新
“雖然政府在預算案出台系列打房措施,但打房力度並不及新加坡和香港為重,因此效益並不會太大。”
他補充,政府單靠上述措施並不足以拉低國內房價,因只靠政府機構來興建可負擔產業是不夠的,政府應給予私人發展商獎掖來興建可負擔房屋,通過供應量大舉湧現才有望將房價壓下來。
“此外,以香港和新加坡等打房經驗來看,政府大舉打壓住宅產業投資活動,也可能將投資者焦點從住宅轉向商業環節。
他說,消費稅前將有一輪購房熱潮,但國人對消費稅實際架構仍不瞭解,實際效益揮發恐需時間。


上調外國人買房門檻影響微
詢及政府上調外國人買房門檻對產業市場衝擊時,沙古南認為,整體影響並不大,因些微漲幅對富人根本無傷痛痒,但對相關措施是否適用於依斯干達特區的美迪尼(Medini)感到疑惑,因外國人現在當地買房並無上限約束。
他說,大馬部份產業回酬確實比區域更高,但卻無法吸引投資者目光,最大問題在於沒有足夠的優質產業。
“富人和主權基金在全球尋找理想的投資地點,因為要吸引外資前來大馬,國內產業市場必須具備競爭力,但大馬產業的最大問題在於優質投資產品匱乏。”
他以商業產業為例,指出吉隆坡1千800萬平方公尺辦公空間中,A級辦公樓比重不足20%,更糟的是多數A級辦公樓掌握在少數業主手中,而相關業主無意脫售,縱然買家有心也恐怕不得其門而入。
“若我們有足夠的優質產業,投資者自然就會來。”


投資海外蔚成風氣
與此同時,沙古南指出,隨著政府大力打房,加上市場開始重視風險分散,國內產業發展商和投資者可能進一步擴展海外市場。
他說,在10年前,大馬投資者對投資海外興趣缺缺,但最近3至4年來投資海外已蔚成風氣,而怡保工程(IJM,3336,主板建筑組)、實達集團(SPSETIA,8664,主板產業組)等本地產業發展商也開始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分散風險。
“大馬投資海外金額從2006年的11億5千萬美元飆升至2012年的約50億美元,我們相信整個趨勢將持續下去。”
目前,國人最鍾愛的外國投資地點分別為英國、新加坡、澳洲和美國,其中英國即佔總投資的約50%。


商產料續亮眼
另一方面,萊坊全球資金市場研究主管戴倫表示,2014年商業產業市場表現將持續亮眼,主要是投資者對全球主要大城市的高級辦公單位需求依舊殷切,料未來一年全球主要商業樞紐的高檔辦公空間資本價值將持續增長。
“中國、大馬和科威特等國主權基金持續專注大城市產業,以全球10大城市高檔產業租金和回酬前景來看,未來1年資本價值平均增幅料為5%。”
報告指出,香港高檔辦公空間資本價值現以每平方米6萬6千美元高居全球第一,遠遠領先第二和第三的新加坡(3萬1千美元)和東京(2萬4千美元)。
今年首半年,全球商用產業成交量為2千240億美元,按年增長11.7%,歸功於美國市場快速復甦,而歐洲和亞太成交量則分別增長7%和6%至740億歐元和569億美元。

 

點選【Click here】瞭解更多資訊!

 

arrow
arrow

    Sam 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