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言道“養兒一百歲,長憂九十九”,為了讓孩子往後還能有個小窩落地,不少現代父母乾脆先自掏腰包買屋,“鎖定現有屋價”,以免孩子出來社會工作時,屋價已是天價!
華人的傳統始終認為,擁有自己的屋子是一輩子一定要做的事。
但出於現實與能力考量,年輕人一般都會等到事業有成經濟能力穩定時,才計劃買屋,那已經太遲。
深怕孩子沒屋住的父母,就趁屋價還可以負擔時先買屋,待孩子有能力供屋時,才放手讓孩子負擔。
年輕人最大的困擾,眼看著每個月的房租都足夠供一間屋,心裡就好像十五個水桶打水般七上八下,想要狠下心來做決定,又怕供屋難;想繼續租屋倒像是幫別人供屋。
本地一名銀行業界人士告訴《中國報》,現在的爸爸媽媽買屋不為自己,卻是為自己的孩子,待確認孩子想要買的屋子後,與孩子辦聯名貸款,希望能提高獲批率。
銀行查其他債務
“孩子攜爸媽買屋的現象越來越普及化,畢竟以國人現在薪資水平,要買屋還真非易事,唯一的辦法即是指望銀行貸款,只是銀行在審批房貸方面相當謹慎小心。”
很多年輕人並不清楚房貸性質,以為只要是購買第1間屋,就一定可獲得90%至100%貸款,但他透露,銀行實則還有許多考量。
“若說購買第1間屋的年輕人有權利獲得全額貸款,不過銀行不一定會批准,在審批有關貸款申請時,銀行會先檢視信貸情況,比如車貸、卡債及高等教育基金(PTPTN )貸款等。”
簡單來說,若是月薪至少3000令吉,粗略估算可購買價值30萬令吉屋子,但銀行在檢視該申請者其他債務(車貸與卡債)後,或不批准貸款。
台灣政大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兼房產博士張金鶚在《房地產是一輩子的事》一書中提及,屋價高漲不僅讓年輕人無力,甚至還會失去希望。
“若以台灣大學畢業生月薪2萬2000台幣(約2413令吉),縱使台北新北市屋子跌價,他們也未必有能力買,這確是許多年輕人的心聲。”
買SOHO創業或自住均可
屋價漲勢驚人不買不行,不只年輕人動起來,爸爸媽媽也不落人後,趁早買屋當保值,待孩子長大不用為擁屋苦。
受訪的張玉香說,就跟丈夫10年前在蒲種區買了個居家辦公室(SOHO)單位,可供兩個兒子長大後創業用途,就算沒有創業,也能用以自住,主要還是希望能為孩子鋪一條康莊大道。
“現在,兩個兒子還在讀中學,他們不知道我們已為他們買好屋子,怕他們會不思進取。我跟先生的意思是,等到確認兒子真有創業意願,再把這個單位送給他。 ”
她指出,10年前買下2個SOHO單位,早前賣了1個,當初買SOHO單位的價格非常便宜,約5萬令吉,但現在卻漲至20萬令吉。房貸已供完,現在放租給人,每個月還可有額外收入。
“當初5萬令吉購得這個SOHO單位真的很便宜,早前動過念頭要再買一個單位,但收集資料後發現,現在供屋真的很吃力,現在不考慮再為孩子買屋。”
太遲儲蓄夢更難圓
有細心、又有財務能力的父母為自己規劃好買屋的終生大事當然好,但不是每人可以有這種優待。
接受訪問的2位年輕人,就是有感屋價有漲無跌,無論如何都應該為自己置業。
我是在2年前開始計劃買屋,月薪介於2000令吉至2500令吉,工作地點蕉賴,故都把目標放在蒲種、蕉賴與無拉港(Balakong),近吉隆坡市區的屋子,價格都在40萬令吉以上,實在是買不起。
除了新房產項目,我也有申請政府的可負擔房屋,不過因為地點問題,目前還未做決定。
因為有買屋的打算,我從2年前開始,每個月都會撥出500令吉做為購屋預備金,估計1年可存到6000令吉;每個月一半的薪資用供車、車油、保險與房租,20%是購屋儲備金,另有30%為飯錢。
沒想過靠父母買屋,還是自力更生最好,新屋太貴買不起,很大可能會買轉售屋,若是20萬令吉每月貸款約1500令吉,為減輕負擔我計劃將其他房間放租。
個人經驗要買屋還是要趁早,我太遲做儲蓄計劃,不過有心不怕遲,這是為了往後安定生活做準備。
一生中一定要買
★洪健雄,29歲,會計
我2年前買到人生中第1間屋,現在每個月供房貸2000令吉,一生中一定要有一間屋,現在雖然得辛苦背負30年,但也甘之如飴,總不能一直租屋,再說租金也會調漲,越早買屋越好。
我的買屋策略很簡單,22歲開始工作,買屋其實不是我的優先考量,存錢的目的是做投資,直到3年前發現屋價狂飆,屋子不能不買,就把部分投資轉出來買屋。
我買的是新屋,當時市面上發展商承擔利息(DIBS)計劃的發展項目正火紅,但我的第1選擇就是不要有這種配套的項目,第2點則是選個知名發展商。
不選發展商承擔利息計劃的發展項目,是讓自己一開始就習慣有負擔的供屋計劃,反正首3年主要只是給利息,這樣慢慢一點一點還利息,到開始每月還房貸時,至少不至於突然覺得很大負擔。
點選【CLICK HERE】瞭解更多資訊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