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吉隆坡6日訊)

大馬屬全球汽車價格第二貴的國家,僅次於新加坡,而國人就同一車款在大馬支付的款額,等同在美國購買該轎車的一倍,就算與鄰國如泰國相比,大馬車價仍過高!
大馬昂貴的車價一直引起民怨,許多打工一族的薪金往往被車貸“吃了一大半”,比起其他國家,大馬人需支付過高的車貸。消費者代表及一些機構紛紛認為,政府是時候調低車價。
《新海峽時報星期刊》報導,汽車新聞網站Jalopnik上個月指出,大馬是全球汽車價格第二貴的國家。這新聞再次撩起國內中低階層者的心頭之痛,如今油價上漲,人民不滿情緒更甚。
頂級汽車製造商網站的快速調查顯示,大馬人就同一車款在國內支付的款額,等同在美國購買該轎車的兩倍。


車貸佔18%家庭債務
對於國內車貸期限最高9年,雖然這較長時間可減少車主每月負擔,但也導致家庭債務升高。根據馬來亞銀行投資銀行研究最新報告,截至今年5月杪,車貸佔家庭債務總額的18%,僅次於產業抵押(45%)。
馬來西亞消費者協會聯合會總執行長拿督保羅認為,政府是時候降低車價,尤其是當局最近已減少汽油補貼。
保羅說,發達國家的車價比大馬更便宜,包括日本和英國。


製造商只顧賺錢取消入口稅未必可降車價
《Top Gear》大馬汽車雜誌編輯西澤里認為,縱使取消了入口稅,大馬車價仍然很高,例如日產油電混合動力多用途車Serena S-Hybrid在大馬售價14萬9000令吉(已扣稅),但在日本該轎車只賣9萬8000令吉。
“可能是因為汽車公司需支付轉賬費給區域總代理。”
他指一些製造商也乘機把車價高漲原因,歸咎於政府徵收過高稅務及普騰保護政策:“亞洲人喜歡指責政府,他們似乎更喜歡(汽車)公司”。
他說,國人就高車價批評政府之際,卻忘了審視汽車製造商,其實後者在大馬銷售車輛賺幅很高。
“汽車在東協的售價比在歐洲和美國更貴,他們(製造商)一般藉口就是:東協是新興市場…一些品牌轎車在東協被視為'高檔貨',東協人民願意花費更多購買。”


姚金龍:引發家債高主因大馬需降低車價
大馬評估機構(RAM)首席經濟學家姚金龍博士認同大馬需降低車價,因為除了房子,汽車是許多大馬人每月的最大花費之一,這些都是引發家庭債務高水平的主因。
他指燃料成本不斷上升,降低車價才能讓國人更受惠:“若要降低整體生活成本,調低車價是方法之一。政府過去為了保護國產車製造商普騰而徵收高入口稅,如今應該撤除這種保護方式。”
他認為,政府政策重點應轉向為消費者提供廉價汽車,減輕國人生活成本,加上如今保護國產車重要性降低,政府應考慮降低車價。
“按理說,20年後的大馬已不再需要保護國產車的國際競爭力,可惜它們缺乏經濟規模,市場太小。”
姚金龍強調,隨著東協振興,大馬需更開放及提高競爭力,包括如泰國般自由化。

 

點選【Click here】瞭解更多資訊!

 

arrow
arrow

    Sam 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